透过农机展会看农机市场发展走向:方向错了,一切将无从谈起
作为今年农机行业的重头戏,10月26—28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的“2017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”可以称得上行业发展的“晴雨表”,通过样机展示、行业信息交流、峰会论坛等途径,可以有效分析判断农机市场的走势和方向,作为企业经营的有效参考依据之一。与往届相比,此次展会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,笔者择一维度,以略显片面的视角,从三个方面总结出一些相关论断,为业内关注者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。
1
大型化是趋势,中型产品是主流
在展会上,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大型化产品发展趋势,尤其以拖拉机产品表现最为突出,不管是国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,也不管是一级梯队还是二、三级梯队,绝大多数拖拉机制造参展企业都推出了100马力以上大拖产品,200马力以上产品也是蜂拥而上。全球一流品牌约翰·迪尔、凯斯·纽荷兰、道依茨·法尔、克拉斯、爱科等分别携大马力拖拉机、大喂入量收获机械、大型畜牧机械等产品亮相,国内一线品牌一拖、雷沃、中联、时风等企业也是携全线产品悉数登场,可谓热闹非凡。大型农机设备体型庞大、结构复杂、技术含量高……最能够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。
通过农机流通协会张华光副秘书长对市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各种农机产品销售结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,前三季度,以下几大产品品类呈现出鲜明的运行规律。
✦(一)大中拖:累计销售各种拖拉机121.48万台,整体市场小幅下滑7.7%,马力段上延趋势明显,150-180马力段产品同比接近翻番增长。从整体销售结构来看,25-100马力中拖占据市场主流,40-60马力段在中拖系列占比高达49.9%,50-80马力段则呈现较大增长,成为中型拖拉机的典型机型。
✦(二)自走式小麦收割机:整体市场销量近3万台,下滑幅度超过30%,喂入量低于7kg/s的机型基本退出市场,喂入量在8kg/s及以上机型同比提升52.95%,占比较之去年同期上升11.6个百分点,主流机型集中在7kg/s≤喂入量<8kg/s机型,占比在七成以上,较之去年同期大幅度上扬了22.7个百分点。
✦(三)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:1-9月份,累计销售各种全喂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6.9万余台,同比下降14.8%;累计销售各种型号半喂入收割机0.26万台,同比下降32.2%。市场调查显示,全喂入收割机主流机型聚焦5kg/s≤喂入量<6kg/s,同比大幅度上升46%,占比超过65%,较之去年同期上扬27.62个百分点,其它机型均出现较大幅度滑坡,占比也大幅度下滑。
✦(四)自走式玉米收获机:前三季度,累计销售2.3万台,同比降幅高达32.2%。从销售结构分析,3行/4行机型占据市场销售主流,占比分别为36%和39%,4行以上机型占比不足5%,籽粒直收和大型化产品虽然趋势明显,但是受“粮改饲”、“旱改水”、“米改豆”等种植结构调整影响,发展速度放缓。
✦(五)烘干机:前三季度累计销售1.5万台左右,同比增幅近40%。主流机型集中在10-20吨,占比高达56%;需求大型化明显,30吨以上烘干设备同比增幅高达99.8%,占比达到14%,较之去年同期提高4.2个百分点。
启示:
大型化是发展方向,中小型是市场主流,了解了这个运行规律,对于企业经营大有裨益,要坚守住销售主流的阵地,而后结合自身实力向大型化、高端化方向创新和延伸,切不可末位倒置,只有在顺应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逐步优化经营结构,才能够赢得竞争。
2
外观已升级,核心技术仍欠缺
在今年的展会上传递出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鲜明信息:不管是大中拖、联合收获机械还是农机具,国产品牌在整机造型、颜色搭配、漆面喷涂等外观设计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进步,单纯就外观而言,与欧美国际一线品牌产品相比毫不逊色,工业设计创新已被行业高度关注。话说回来,就农机产业而言,外观设计升级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一个环节,从更深层次讲,国内农机制造仍处于较低的层次,例如超大马力拖拉机、大型采棉机、大型打捆机等产品依然无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,其中大马力拖拉机的动力换挡技术设计,水稻半喂入收割机产品的液压无极变速技术设计、d型打结器材料加工工艺和结构设计、大型经济作物收获机械的可靠性设计等等,都是国内农机技术设计的短板,从这个角度讲,国内工业设计在整机结构设计、性能设计、材料设计等环节差距非常大,工业设计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工程,唯有各环节同步提升,才能确保产品性能适用的可持续性和领先性。
启示:
农机产业要升级,必须以“创新”贯穿于全过程,不仅仅要下大力气进行技术工艺创新,而且要加大工业设计、加工手段、品质标准、性能检测等诸多环节的创新力度,这个过程是追求突破、追求更好、追求卓越的艰辛而又光荣的历程,唯有经历这个过程,才能迎来国内农机产业颠覆式的变革和提升,才能够把巨大的规模效应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强大竞争优势。
3
热点产品不少,可靠性仍是关注焦点
今年全国农机会,参展企业达到1993家,展览面积超过23万平方米,从整体展出过程来看,虽然官方通报参会人数超过13万,但是实际给人的感觉却并不如想象中的多。本届展会,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:一是,大马力拖拉机、大型联合收割机、青贮机、烘干机等主流的热点产品品类繁多、品牌众多;二是,外商参展增多,高端零部件集中在进口品牌上。这是与用户认知和市场需求变化相一致的。
通过相关调查发现,客户对产品、品牌、性能等认知在不断发生着变化,整体来看,用户对产品质量关注度越来越高,在100名用户抽样调查中排名第一,比重达到了26%;排在第二位的是服务,比重为18%;排在第三位的是价格,比重为16%;再次是品牌、外观、补贴方式以及其他要素,比重分是13%、12%、10%和5%。由此可见,客户的质量意识在逐渐提高,对服务、外观的要求逐渐提高,价格因素的敏感度在下降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产品质量过硬、作业可靠成为了用户选择的首要因素,全球一线农机品牌争先抢滩中国,是与市场和用户认知变化息息相关的,国内整体市场在进步,这个过程是产品、客户、服务、品牌等要素同步提升共同促成的,相信,后续,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全球知名产品和品牌进入大家的视野,在无限开放、包容和融合的农机市场舞台上同台竞技,中国的农机用户也必将在不断进步中,享受更多的农机机械化带来的便捷和舒适。
启示:
农机产业要升级转型,产品升级最重要。可靠性作为农机产品质量评估的硬指标,已经成为行业内共同关注的焦点,围绕着产品可靠性提升的技术创新也正在加速进行,每个农机人都必须对此充满热情和信心,携手努力,共同促进国内农机产业向着更高、更好的水平大踏步前进!
明确了农机产业发展方向,就容易形成趋同的行动目标。相信,国内农机行业在升级转型的发展道路上会激发出更多的创新、更大的创举,演绎出与“黄金十年”发展阶段不一样的精彩。
转载自《大田农舍》公众号,原作者《农业新观察》特约评论员 李勇